接觸服裝行業時間長了,沒有門道的生意是不現實的,賺不到錢,并不是運氣的原因,只要學著他們所說的方法,找到那個時機,衣服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段,一轉手,幾十萬就到手了,而這,還不需要你付出多少。
很多人,天天沒事在批發市場上轉圈,不信的話,你要是在批發市場上做生意,看到某些人,看起來眼熟,就是叫不上名字來,那么,這個人可能就是干這個行業的了。
這并不是說這些人是干小偷的勾當,瞄著你手里的衣服去偷去搶,也不是在你困倦的時候,偷你身上的錢,而是他們在找貨源,就是尋找那些商家,誰想把衣服打包處理。
這些衣服,有些是斷碼斷號斷色的,有些可能是工廠里生產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做好而產生的次品貨,當然,也更有款式上新了,大家都認為不好看,就直接賠錢處理了。
不管什么原因,這些衣服肯定是賠錢處理,那么天天在市場上轉圈的人,就會跟你談好價錢,從而把整批貨都給“吃”下,直接現金交易的多些,因為老板們處理,就是為了圖快,資金回籠越快,越好周轉。
在加上這些衣服本來就是處理的,自己慢慢在店里也能給它賣出去,但那太占時間了,批發與零售最大的區別不就是在對待時間的態度上嗎?
而這些專門收尾貨的人,都是現金交易,即然要賠錢,也不在乎這點了,最重要的是快點拿到現金,趕快在找個新款上大貨,從而走出這種惡性循環。
那么,市場每天類似于這樣的貨會有很多,衣服做出來都銷到了哪里?打包處理的衣服也又銷到了哪里?
聽這些老板們講,收尾貨的人,會把這些衣服集中起來到一個倉庫,然后通過人工分撿,好一些的成色與款式,會與那些做品牌商家們聯系,給的價格自然就會高些。
而這樣的比例,如果控制的好,一般情況下基本上能與付出去的全款成本回收回來,也就是說,原來收尾貨用了一百萬,可能把這些高質量的衣服,賣給品牌商,就全部扯平了。
那么,剩下的衣服,就分成了三類,最不值錢的一類,就是我們平時看到報紙上夾縫里的廣告所報導的,衣服一元一件批發價,隨挑隨撿。
中間的一類,就是我們去夜市上看到的那些,10元到30元之間的外貿尾貨了,雖然并不全是外貿的衣服,一般會有一部分參雜在一起來賣,這樣在整個比例上看起來會更誘人一些,畢竟衣服的品質始終要有一些應該是說的過去些,不然,人們看了一下就走,不會形成圍觀,也就不會吸引到更多的人來買了。
最后這一類,會有兩種情況銷售,要么是會去那些實體店里聯系,讓他們會去自己集中起來的一個展示的地方,讓他們看看款式,直接現金交易,這些款式和質量都是那些最賺錢的一類品牌商所們淘汰下來的,自然不會太差,但價格上會便宜不少,選擇后回去零售,自然回報率就比較高了。
這或許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沒聽到這些之前,即使是從事服裝行業十幾年了,也是聽了有種莫名的沖動,腦子里想著,這也太容易了,但仔細一想,我們自己能干的了嗎?